Wednesday, December 12, 2007

《联合早报》2007年12月12日 Lianhe Zaobao 12 Dec 2007

“逍遥游”展是历史的补白
文 / 区如柏

  赶在“逍遥游:1945年至1965年中学生活与课余活动”展览的最后一天,到新加坡管理大学参观这项由公民社会团体“圆切线”筹办的展览。

  这项展览虽然不算很完整,但是,在一定程度上很客观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中学生的生活,最难得的是筹办这项展览的成员都不是“过来人”,而是在社会安定,学习环境完善的年轻人。据在场的负责人说,参观者多数是年长者,是那个年代的“过来人”,以中正中学的校友最多。

  我曾参观过许多由某些官方机构举办的“历史展览”,它们都把过去的学生活动描写成负面性的,是受人利用而制造社会动乱,而没有客观地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状况。而“逍遥游”展的筹办者并没有自设自己的立场,抱着还历史真面目的态度,让现在的学生了解40年前的学生生活。

  在展览会场,我们不但看到、听到华校的情况,也能了解英校的情况,这种做法是明智的,让不同教育源流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都展现出来。

  其实,过去的课外活动也不完全局限在自己的教育源流,记得从前有一个“泛马学联”(泛马学生联合会)的组织,不仅包括新加坡的华英教育源流的学生,马来半岛的学生也参加这个组织,还联合举办过文娱晚会。

  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学生会议,南洋大学与各中学联合组织学生代表团赴会。

  过去,学校要发展都自力更生的,学生都参与筹款建校的活动,筹款活动的形式不一,除了举办文娱晚会演出、音乐会、园游会之外,女校学生在繁忙的功课、沉重的家务之余,还得赶制手工品参加展览筹款。

  前任中华女中校长盛碧珠(已故)常对我说,从1951年至1976年,中华前后举行10次手工品展览、校长、教师和学生都投入工作,她们一针一线地“绣出”中华的新校舍。南华女校在扩建校舍时也以手工品展览筹款,学生都很积极地赶制手工品参展,以筹款建校为己任。

  中正中学学生为了筹建礼堂,从1947年起,合唱团举办音乐会,戏剧会举办戏剧演出,董教学校友联合举办园游会,前后奋斗了21年,直到1968年中正大礼堂才竣工落成。

  现在的学校要发展,要扩建,只要蓝图获得批准,政府学校全由政府负责发展经费,辅助学校需承担5%的费用,那种艰苦奋斗发展学校的经验是现在的学生未曾经历过的。

  现在各区的基层组织、会馆等都设有助学金帮助贫穷学生,从前多所华文中学的学生自发地成立助学会,帮助贫穷的同学,这种互助友爱的精神是令人怀念的。中正中学曾是学生运动的大本营,另一个大本营是华侨中学,由中正中学(总校)接手“逍遥游”展是适当的,这项展览可以继续充实,继续到各区的学校展览。

No comments: